“那我要问问我那亲戚了,他儿子单位分房了,老房子没人住,这不想租几个钱当零花”
汽车开进一家旅馆寄存,司机按天算,先住进了旅馆。冰兰建文跟着大妈去中关村,她以前没来过,但在她印象里这里应该是未来的高科技园区。现在却是一片菜地农田荒地,道路很难走,都是土路。
村子范围不小,房子却不多。大妈家的亲戚是相连的六间房,三间八成新的,三间很老旧的。
“他们想将那三间老的租出去,房租便宜,一个月十块”
房东是很和善的老夫妻俩,都有六十上岁。冰兰问起能不能将房子买下来重新翻盖,房东大爷说是要问问村里的村长。如果能卖,钱他们当然愿意。卖房的事还是要跟儿子商量的。
冰兰两人回来,决定第二天去村长那边问问。冰兰低声与夏建文说着自己的打算,夏建文大脑根本跟不上冰兰的思维。
“你想将弟弟妹妹都迁过来?二叔肯定不干”
“我会让他愿意的,二哥你明天只按我说的做就是”
夏建文没办法,只好点头,下午两人出去找买主,他们已经到了外城,真正有钱的还是在内城的。也就是二三环里面。电视机不好拿就拿了收音机和收录机。就是现在的北京大都市这种东西也算是稀缺的。
两人去店铺与经营者谈,样品在眼前,东西不多,要不要?傻瓜不要,三家都是你有多少我要多少。现在你手里有票有时候没货。何况一看这个就不是国货。怎么来的他们不走,个人有个人的门道。
夏建文回去,等晚上将汽车开进来在大库卸货。东西不能都给你,还有好多家等着呢!经理就差鞠躬了,便宜,到手自己卖卖就赚钱。
夏建文很痛苦地多给了一些,三家一分几乎没了。冰兰给孩子们每人留了一台收音机、录音机,收录机、电视留五台准备自己用和送礼,电视还是要看的。
货清钱到手,司机将他们送回去晚上结账明天走人。
事情没冰兰想的那么简单,中关村那一片已经有规划,不再入住新人口,买房只能去老街区或其他地方。
想找一座宽敞的院子何其难!附近是找不到。新建的都是单位房,能选的就是那些小房子。就如鸽子笼一般。冰兰不死心,继续四下打探。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冰兰在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里买了一套小院落。
人大附中附近,位置很好,肖建文跟着看了看,只能如此吧,就别跟他那个大院子比了。想把弟弟妹妹弄过来还是要跟学校商量能不能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