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

“真是辛苦你们,以后不要出去了,明年高考,要考上大学,你妈一定会很高兴”夏志信说的是冰兰的生母。夏志信想起冰兰的妈妈,心里一阵酸楚,他给了冰兰五百。闺女大了,有时候花钱不好意思开口。

李锦绣得到五百,孩子们的学费又不出了,脸上多了笑容,将家里的肉票找出来破天荒的全买了。夏志信没见媳妇提给冰兰一些钱,心里叹口气。周末的晚上一家人吃了一顿饺子,炖出来的肉给赵氏一碗,给老家婆婆留了一碗。

几个孩子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天天闻到了肉味。赵氏一听闺女说冰兰带回五百块,坐不住了,等着孩子们都上学后过来找闺女唠嗑:“你没打听他们干啥了一个月就赚了五百多,一定比这个多,那丫头鬼精的,给家里五百,说不定自己留下了五百”

“具体不知道,听说是建文从东北收了药材到南方卖的,回来还给我们几家带了电风扇和收音机,应该是没少赚”

“没想到建文那孩子能耐了,他多大了?也快二十了吧?你大姨家卫红给他说说?”

“您别操心了,那哥俩的婚事都是要他舅舅点头的,上次不是准?既然建文能赚钱,不如让大哥小风他们跑跑。”

“这不都上班哪有时间?去东北就要一个上月,再去南方还是一个上月,工作除非别要了。”赵氏也想儿子发财,都上班没时间啊。

“文强呢?不是回来还没安排吗?”

“你大伯家的事咱们还是少管,你大伯母事多。”

赵氏回来跟儿子们念叨着建文出息了,大儿媳妇一听:“久林(李锦绣的大哥)可以请病假的,一个月三十多块钱,一年还不如一个丫头一月赚得多。妈还是跟妹夫说说,下次建文出去了就带着久林”

“咱们家没本钱”

“锦绣不是有吗?我去娘家借”

老赵氏跟闺女念叨后,李锦绣再跟夏志信说,夏志信直觉否定:“如果能带着干建文还不带着他姥姥家的表兄,舅舅?以后这种事不要揽了,我也不会去说”

赵氏哪里死心?“他不说,你这个当二婶的可以说吧。你不是去过那边吗?建国要结婚了,你做婶子的怎么不能去看看?”

李锦绣觉得老妈说的对,抱着孩子找了一辆人力车去看新侄媳妇。唐山震后多了很多残疾人,政府为了安排这些人的工作,便让他们骑三轮车拉脚赚钱。五毛钱送到夏建国家,夏建文没出去,刚回来需要修养几天再想想去做什么。他不参加村上的劳动,也不分粮食。

没事看看自己收的宝贝,弄弄菜园。菜园的菜不但供着自己家,就是夏志信那边也没少吃。夏建国送到家的时候很少,都是顺道放到夏志信上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