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页

“你要努力,不要给我丢脸”

高文英沉默了,什么叫不丢脸?

初一夏志信就回来了,孩子媳妇都很好,他给孩子们每人两块钱。奶奶五毛,三叔五毛,爸爸妈妈给一块。

“你也太惯着孩子们了,这是建国帮着挣了四百,要不然咱们家真的要断粮了”

“孩子们跟着我受委屈了, 出去一大天就啃一个饼子, 手里有点零花想吃点啥就买吧。现在咱们手里不是有钱吗?”

“你心疼孩子, 孩子们不一定心疼大人。你说昨天冰兰做了什么?八大碗!还在桌子上呢,你自己看看吧。这要是会过的人家不得吃到出正月?你啊,改天背地嘱咐一下冰兰,做大姐的不能这样大手大姐”

夏志信去桌子上看了看,都没吃完,都留了一些。是有些浪费,红烧肉在老家的时候过年每人只能吃一块。剩下的要留给老人慢慢吃,有的几碗肉要吃到过庙(唐山一带节日,每年的阴历四月十八或二十八)。

冰兰是将一碗肉全端上来了,现在只剩下几块靠在一边。鱼这是炖了多少?是不是将家里的鱼都炖了?

女人将来要掌家,大手大脚婆家会说父母没教好。夏志信去找冰兰,冰兰没在家,带着孩子们去溜冰了。夏志信只好作罢,看看儿子,躺在炕上慢慢沉睡。

冰兰等人赶着中午时间回来,一个个玩得冒汗。年前蒸了不少馒头和发糕、粘豆包,回来熬一个大白菜就能吃饭。夏志信等着闺女将菜端上来才起来,昨天的剩菜都蒸了一下,李锦绣依然一碗鸡汤一个馒头。

加上昨天的饭菜满满一大桌,“爸,昨天家里的年饭你没吃到,这都是留给你的”冰兰将一个馒头递给夏志信。

“哦,都吃吧”夏志信觉得要说闺女还是背地好,李锦绣看丈夫没多话,自己跟着一起吃起来。

夏志信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与冰兰谈谈,接下来几天,家里除了每天端上一条鱼,恢复了清谈寡味的生活。夏志信觉得自己没办法开口。除了除夕那天,闺女一直很严格的控制着一家的饮食。而且自己一上班,此后媳妇月子的事又落到了冰兰身上,他哪好意思再开口教训孩子!

“你还没找冰兰谈谈吧?”李锦绣到了晚上问夏志信。

“谈什么?孩子除了过年给大家做了点好吃的,你看平时不都是清淡的饭菜吗?怎么说?就为过年那一顿说她太浪费?冰兰很懂事,也大了,我看就算了。”

李锦绣再次气闷,她觉得那丫头气死人不偿命!很多事你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是就是让你心里发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