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哥,我这次去姥姥家,咱们再弄一批粮食”建文心思活起来。

“好!”有自己的家这是建国的梦想。那就做吧,自己还是要上班。早晚跟着着手,他是正式工,饭碗首先要保住。

哥俩回村跟村民结账,将老张氏和夏志川的本钱归还,另外给了五十块辛苦钱。剩下的不够再买一次粮食,舅舅们照样帮着外甥垫付和做赊欠担保。倒卖粮食的事业继续着。

唯独几个孩子遭点罪,没地方吃饭了。冰兰都是请他们去饭馆吃一顿。更多时间留在学校或公园某处石桌上。

春暖花开的时候,地里的野菜大片的出来,家里鸡的饲料告罄。李锦绣晚上跟丈夫道:“你周末不加班了不如我们去挖野菜,家里鸡吃的菜没了。”

“哦,那就把那几个孩子都叫上,一起去”

“雪兰和程斌要去少年宫,冰兰那边还是你来说合适”李锦绣觉得自己吩咐孩子干什么会被别人说三道四。

冰兰没什么,他们住的本来就离着郊区近,周末跟着夏志信夫妻采了很多野菜,回来给鸡留出部分,大部分都到了人的肚子。

野菜油渣的玉米面包子味道非常好吃,很受大伙欢迎。人吃了鸡的食物又成问题了,“我放学会去采一袋子回来。建华文英就让程斌和雪兰去接。”冰兰道。

“车子留给你,别处去太远”还是大闺女懂事,夏志信道。

“我们货场附近也有菜,只是不多,我会采一些回来”李锦绣也道。

家庭和睦啊,夏志信无比欣慰。就是建国建文怎么总是去给别人帮忙?开春动工的多倒是真的。加上陆续回来的知青,家里没地方的都在加盖房子。人不回来吃饭,饭钱照旧,李锦绣告诉丈夫,这钱要着不合适。

“下月就别让他们交了,盖房子也就一阵子,以后回来吃饭再要”夏志信道。

“大伯家的文强来信说也要回来,大伯母过来唠叨发愁住哪儿呢?”李锦绣道。

“院里再盖一间不就行了”

“不如你跟建国他们说一下,等忙了那家就过来帮着盖一间”李锦绣就等着夏志信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