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页

“媳妇,这回怕是卖不出去,咱们国从战场上可是弄了不少”林星朗提醒。

“哦,这茬忘记了,那就卸到马六甲吧,水壶咱们的人和船上的每人发一个,就当福利。”

林星朗憋着笑,“算啦,这些事你就别管了,回来好好陪孩子,没事跟约瑟夫和吕西安(两位设计师)好好商量一下咱们岛怎么建”

四个孩子冰兰一阵头疼,回来悦珊就告状,三个弟弟一个个的都是捣蛋鬼。张氏也瞪闺女往外跑什么!“悦珊都六岁了,你打算让他们在哪儿上学?”

孩子转眼就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冰兰检讨自己的大意。“新加坡有咱们华人的学校,你要是让他们去上学就要考虑一下住哪儿”张氏又道。

“我们这儿也有华人学校,学得都差不多。”本想好好享受十几年安稳的日子,却要教育小孩子。小学中学都可以在这儿。高中是一定要走的,那个英语怎么办?

冰兰让林星朗给宝民拍电报,让他找一两位美国教师过来教英语。现在他那里拒了一群陈家的子弟,跟冰兰抱怨后乖乖去找人。

放下一切的冰兰专职做了家庭主妇,大的上学,小的被她带着天天跑。新岛被他们取名落霞岛。岛上土著很配合地做着苦力。有的吃喝,他们不用再去出海,而且外来人带来的食物很美味。

习惯了美味,那些以前的食物再难以下咽,人就是这样,习惯了就不好改变。为了尽快住上自己的小岛,建筑风格选用了简欧风格。但内部装修时部分房间却采用了一些巴洛克风格的装饰。

马宝华的建筑队从开始就跟着做,冰兰给他做了点投资,现在马老板的身价已经很不少了。他依旧带着那帮兄弟做建筑,“我儿子去了英国学建筑了,没文化就是不行,老外的图纸给我看我都看不懂。以后我儿子一定比我强”

这是老马经常说的,也以此为傲。他们这一代的苦难绝不再让自己儿子尝试了。马老的心思也是很多南洋华人的心思。所以在南阳华人的孩子都很努力,他们父辈给他们已经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一年后小岛初见规模,那些土著被林星朗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生活。冰兰在食物中给他们做了手脚,如果生活太好,一千多人和快就会繁衍几千上万。那时候这个岛哪还有她的地方。

冰兰给他们重新造了房子,买了新船和渔网。岛上开始种果树,棕榈树。土著们学会种菜和种粮食、养鸡。

远处那座白色房子现在他们只能仰视。那里已经不允许他们靠近。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这是他们最满足的。

林星朗选出最好的东西给自己人发了福利,就连土著人都背着一个军用水壶出海。剩余的几乎被滇系收购了。政府收来的东西却没给他们,等奉系的过来买时已经没了。

“真没想到国内军队那么多人!安平运来的自行车也都卖完了,意大利那家因此接了不少订单。”林星朗告诉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