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冰兰只好作罢,马六甲货币主要是叻币,路上族叔说一叻币大约等于三两四钱银子,四五块大洋(满清政府制造),九个多先令。英殖民地,有些大宗生意要用英镑交易,尤其对外的。

卖粮食的时候冰兰愕然发现,八百多斤大米,只能卖一个叻币。现在水稻亩产不过四五百斤,也就是忙了半天还换不了一个叻币。自己一家要是靠种水稻还债怕是要还上几年了。

鸡和鸡蛋还好,鸡蛋五分一个,二十个就是一块。马六甲土著不吃猪肉,主要消费鸡肉。就连英国人一样,更喜欢鸡蛋,所以鸡蛋的价格还是不错的。

土著不养鸡,英国人更不会养,华人的养殖业其实很有发展前途。陈家的主要收入也是来自养殖。他们将大部分粮食用于饲养家禽。陈家的水果消路也很好,尤其榴莲,几乎这里的人都在吃,一棵树一年只结一次,一次最多七八十个。

消费人群多,价钱自然不便宜,两个就能卖出一块。冰兰总结:干什么都比种粮食赚钱。但是粮食又不能不种,人和家禽不能缺少。

没有卖兰花的,是没市场吗?但是根据后世的经验,兰花简直就是全民最爱,她决定还是要试一下。等多养一些拿去英国人或华人圈里卖。

自古兰花就被誉为四君子之一吗?怎么可能没人爱?对啊,怎么可能没市场?冰兰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人时眼睛一亮。少年身前就是一丛丛兰花,四五种的样子,冰兰即使不懂也能看出兰花的不俗。

难道是从野外挖回来的?不然怎么就那么用树皮裹着?少年坐在后面,面色十分难看。冰兰过去:“请问你这些花要卖吗?”

蕙兰拉冰兰:“你干什么?喜欢了村子外面不是有很多吗?比这些都漂亮”

“没事,我就是问问”

少年一听冰兰是问问,脸上刚漏出来的喜色顿时消退,失望溢于言表。不过还是对冰兰道:“这些都是我跟我阿爹从山上挖来的。”

“你想卖多少钱?”

“五十块吧!”少年需要钱,对十来岁的小姑娘没有抱一点希望,有人问了,说说心里仿佛舒服一些。

“冰兰,走啦,堂叔快走了”蕙兰催促着,那边买农具的堂叔正与人结账。

“阿姐,这位小哥好可怜,你帮我拿一个粽子给小哥吧”冰兰恳求。蕙兰也是心生怜悯,东西就在堂叔那边,中午没吃完,还有剩。

蕙兰一走,冰兰问:“我没叻币,但我有珍珠,海里弄来的。我不知道什么价”她从兜里摸出一珍珠手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