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赔款压得清廷几乎喘不过气来。朝廷腐败,对百姓更加严苛。出来是较好的选择。思绪飞扬,一道闪电提醒着冰兰,马上就要下雨。天色阴暗的厉害。
海面风骤起,冰兰再次抱起水兰进入筒仓。船更加晃悠,外面狂风夹杂着暴雨击打着轮船。睡觉的人们苏醒过来。张氏看到两个闺女磕磕绊绊地过来,忙起身过想要接过水兰。冰兰姐妹俩一个没站稳就跌倒。
身边一个大汉一把抄住两人:“没事吧?”
“没事,谢谢大叔”冰兰站稳道谢。
“谢谢”陈阿强将小闺女抱过来道谢。姐妹俩的到来将一股清新的空气也带了进来。
“以后少出去,万一掉进大海怎么办?”张氏叮嘱。
冰兰答应着,找地方抱着妹妹再次睡着,不知道过了多久,船不再晃动。外面风停雨歇,那边堂弟小兆民撇嘴哭起来:“娘,饿”
周氏叹口气,从包袱里拿出两颗桂圆干剥了一粒放进儿子嘴里,让他慢慢咀嚼吸收里面的甜味。陈阿强从箩筐里翻出带来的锅巴分给大家,陈阿泰将罐子里秘制的豆豉鲅鱼拿来出两条,张氏用刀给每人切了一块冬瓜。
这就是一路上大家的食物,从做上船到目的地大约是天左右,一路上吃喝都要在船上。所以大家都会带一些干粮路上用。船上的水少得可怜,每个人带的有限,冬瓜就是最好的补充身体水分的东西。
新的一天,所有人填了一些吃食开始站起活动一下筋骨,有的出去透透风,不一会儿便被赶进来。白天是那些高贵的人出来的时间,他们出来不是污了他们的眼睛?六岁的明兰依偎在周氏的身边,蔫蔫的不说话。
小兆民还在努力啃手里的一块锅巴。筒仓的人除了睡觉就是做着保存体力。冰兰鼻子已经习惯了味道,感觉着自己身上熟悉的力量,十岁不算太小,一样能做很多事。
过去最有可能的就是开很土地,种植作物。马六甲属于赤道热带雨林无风带,常年气温炎热多雨。水量充足,土质肥沃。历史上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占有过,现在应该属于英国殖民地。
原住民生性懒惰,有“丰收一年,十年不作”的说法。就是我这一年收货的粮食够吃十年了,这十年里我什么也不会干,等粮食吃完了再劳作。所以殖民者不是很喜欢土著,而是更喜欢勤劳的华人。
为了鼓励更多华工来种植开垦荒地,前朝统治者给了一些优厚条件的。例如对新来的给予一定土地和农具种子。陈性家族也就是从那时候迁徙过来的。他们立足后,有了一定积蓄,钱不断汇去家乡族里。
土地众多,需要大量劳力,这也是冰兰家过来的原因。同来的当然还有同乡的其他人家,冰兰后来估计了一下,这次来的就有四五十人。陈姓居多,大多来的是大人,冰兰他们能来,主要是因为小孩子票便宜,族里还肯借钱。
单独来的,有些是向亲戚朋友借钱过来的,有些是这边雇主出钱过来的。这些都算不错的。还有是马来这边矿主招工过来的,船费会从工资里扣除。就如那位好心的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