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哦, 对了,前两天听说啊, 安州专门花钱豢养的什么“农桑试验团队”还研究出了农作物栽种培育的最优法, 推广开后小幅度提高了一波粮食产量, 可厉害着呢!

对着乱世中努力求生存的普通人来说, 讲什么忠君啊都是虚的。头上的皇帝年年换,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也就推崇谁。

唐沅的好名声在经过引导后的传播下,在安州一带都很是响亮。因此, 她在实施扩张计划的时候,往往是高头利益切身的官员拼命想抵抗,底下的将士百姓却巴不得安州军打进来,让他们也能过上吃饱穿暖的安稳日子。

都说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以来,凡是民心所至的对抗,其结果都是毫无悬念的。

到了后期,黄圣元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拼命搞改革、整军纪,试图模仿唐沅的做法,把散了的民心再拉回来。

无奈,他掌管的官员系统内部沉疴已久,在民间推行新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他急于求成的做法碰了不少世家的蛋糕。

预想中的万民拥护没看到,倒是世家官绅的反抗比想象中的更严重。很快,他就陷入了一个内忧外患的糟糕境界,前有安州军虎视眈眈,后有各大世家怨气冲天。

简直是四面楚歌,孤立无援。

唐沅和黄圣元互相拉锯的第三年,她已经把后者的势力蚕食得几乎只剩一个薄薄的空壳,只剩下他麾下最后的核心力量还在苦苦支撑,却已是可以预见的败局。

到了此时,黄圣元终于不得不承认,大势已去,他已无力回天。

这一年夏,安州军兵临城下,黄圣元主动打开了睢城的大门,率领一众属官,亲自将主帅唐沅迎进了城。

至此,黄圣元正式投降,其麾下势力尽皆归了唐沅名下。在这淮河南一带,她也算正式挂上了名号,对那至高之位有了一争之力。

后来的史家分析,那个被后人引以为傲的、由女帝萧韫亲手创下的盛世王朝正是在这个时候初具模型,享誉万世的女帝本人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启了她辉煌灿烂的一生。

而这一年,她不过才十九岁。

南陈历建昭二十三年,除了是女帝萧韫政治生涯的起点,还是整个中原历史的重要转折。

这一年夏末,北边的柔然大举南下,一改以往抢了粮草马匹就走的做法,竟率军大肆进攻北境边城。

一月后,柔然攻破了作为中原腹地第一道防线的凤安城,凤安守将林绍安及其夫人关尺素在城破之际自刎身亡。柔然入城后屠城三日三夜不息,官绅平民纷纷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