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我在边关搞建设 炼意 1610 字 2022-11-03

“是真的。”来送信的卫家亲兵对族老很和气, “大将军怕你们准备不足,特意遣了我等来听命。另外长公主殿下也遣了十来个宫女听凭调遣。”

亲卫没说的是,要不是卫大将军极力阻止,陛下说不定还想要来观礼呢。虽然观礼是顺带的,最重要的是想要看看这十里八乡的水网运作。

陶家和旁边另一个士族的地盘加起来不小。他们这里水量丰富,从前两年开始,就在梳掏河道支流,这两年又建了不少灌溉渠,如此一来,整个地区水网密布,除开种地需要的灌溉水外,还专门有人掏了鱼塘养鱼。

陛下这两年一直在操心国库的事情,前年大水,关中受灾严重,国库不但没有充盈,反而还支出不少。但是去年到今年,仅这一地和边境的税收,就已经抵得上四分之一国库全年收入了。边境那里因为卫霍两家坐镇,而且在那边任职的也都是他信得过的,所以增加的税收来源他一清二楚。但是关内不同,差异太大让他很是好奇。找了人来询问,得知是因为水网建设和改进了沤肥施肥以及套种的技术,让粮食增产不少,所以陛下就一直很好奇到底是如何改造才有这样显著的效果。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整个陶氏族人都忙得不可开交。男人们还好,女人们要负责收拾家里,还得准备贵人来了的住处。陶家专门腾了个庄子出来接待贵客。

这期间,陶倚君的继父没有过来打搅她,只让人送了添妆。东西不多,但胜在实用,看得出是花了些血本的。

她明白继父的意思,也不会把那件事传给太多人知道。继父家的两个女儿会如何她管不了也不会管,但趁这个机会,把阿妹从那里拉出来是最妥当。以后阿妹出嫁,年节送点礼就可以了,没必要跟对方的女郎们打好关系,也不需要对方的大郎君为她撑腰。

以后这个家就是阿满当家了,她要管的,最多就是霍家的子侄,还有大兄的后人而已。

陶倚君出嫁的地方是在陶氏族地,然后迎亲的队伍会直接到陶氏祖宅来接,之后去霍氏族地行礼。因为霍桐也没有父母兄长,她只需要在霍氏族地呆满一个月,就可以回到小方城去做她的将军夫人。

送亲那日,天气极好。来看热闹的人也很多,甚至还有从城里过来的,有她阿耶当初的同僚,送了薄礼,讨杯喜酒,回去后还能摆上好几天。

从陶家出门是坐的船,一路北上,到了郡城转陆路,再行三日即可到霍氏族地。

霍桐已经回去做好了结亲的准备。他不能直接到陶氏这边来,路程太远。便只在郡城候着,等到吉时,从船上将陶倚君接下来送至马车上,全程不能沾地。

到了霍氏族地也不是立时就行礼,还得等候时辰。

这个时候的婚礼都是在黄昏时分办的,原为“昏礼”,才会有送入洞房这一说。

折腾了好几天,终于在观礼者众多的情况下完成了仪式。特别是因为霍家这边的贵族贵客更多,几乎是全族的老少爷们都出动了,迎客的人站在庄子外面都快站不下了。还是开放了好几个大庄园待客,才将宾客们招待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