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怎么教女她不管,只要不把主意打到陶家来就好。至于她那个恋爱脑的娘亲,有丈夫疼着,还生了个小儿子,以后也不用担心养老的问题。唯独就陶惜君这小丫头,等她忙完了,得好好考虑一下怎么做才行。
陶倚君除了回家准备成亲的事,还要跟本地的郡守协商水车和灌溉渠的事宜。
小方城那边的水利和农耕已经成文并经由郡守递交到陛下处,反馈回来的消息有好有坏。好的是陛下对农耕水利之法十分看重,并计划在全国推广。坏处是公输家这下子彻底被归在皇家名下了。
陛下没有将他们全族入匠籍,而是请了几位老者为师,专门在朝廷办的学校里教授普通匠人做工,被称为匠师。对公输家来说,也是七分荣耀三分惶恐。
而对陶倚君而言,公输家被陛下全族划拉过去,就代表她以后想要造个什么,付出的代价不会少,除非她能再培养一个不弱于公输家的匠人家族出来。
可这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她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这个亏。
陛下做事呢,虽然很自我,但是也不会亏待他看重的人。所以在划拉走公输家之后,还是给陶倚君把公输韧留下了,说这是她亲自教导出来的学生,该为她做事。另外,陛下还让人送了千金过来作为奖赏。
她到家才不过三日,皇后赐给的嫁妆就从长安城送了过来,十八辆车,每一样都是精品。
嫁妆到那日,陶氏所有女人都出来围观了。年长的还好,只说陶家脸上有光,连带他们家的女郎也会被高看几分。而年轻的女孩子们就羡慕嫉妒极了,真恨不能这十八辆车上有一样两样是她们的嫁妆,那都是可以传好几代的宝贝。
折腾了四五天,才把皇后赐给的嫁妆规整好,整个嫁妆单子还得调整。哪知道这才刚歇口气,后面又跟着来了七八辆车。
卫大将军的,马家的,胡家的,李家的,整整又是九辆。而且这九辆车的添妆虽然比不得皇后给的富丽堂皇,但也是极难得见的珍宝。连百年老参都是一对,这搁哪家都是得压库房的宝贝,就这么明晃晃的摆在陶家大宅子里,弄得大族老等人连睡觉都睡不安生,恨不能让族里的后生们轮流守着陶家的老宅子。
就陶倚君还淡定着,甚至还有心情外出,跟县令一起议事,甚至还跑了一趟河堤,就年年溃堤一事拉着人讨论了三天,粗略的定了个方案出来。
这季节也不是发徭役的时候,想要把他们的设想变为现实,目前还不行,至少得等到草原大捷之后,陛下全心全意发展农商,那时候才有资本做这浩大的工程。
陶倚君赶在出嫁前把这事儿敲定的原因也能理解,她嫁人之后总不能再回陶家这边指指点点,要回也是回去霍家的族地。可这里是她阿耶葬身的地方,也是年年溃堤年年遭灾的地方,她就想多做点事,让阿耶在天之灵得以安息,也没白守她阿耶疼爱一场。
等到这边事情了了,出嫁的日子也就剩了十天不到。
族里跟她家交好的婶子阿姐们都回来送嫁了。她大兄也带着阿满回来了,没有去看望她阿娘,只遣人又送了好几车的东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