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契在我手上,只是予你使唤,万不可磋磨她,否则……”陶倚君笑了笑,可看着她笑容的阿娘和阿妹却齐刷刷打了个冷颤。
“不,不会的。”陶惜君不敢再对着阿姐使心眼儿,她刚才去换衣衫时,以前在陶家就照顾过她的老嬷嬷跟她悄声说,她阿姐是带着宗祠的藤条来的,若是她真的犯浑,一顿揍肯定避免不了。
陶惜君还记得大兄在家时被阿耶拿藤条抽过的样子,那一条一条的血棱子,让她想起来就头皮发麻。
听闻妻子的长女要走,陶倚君的继父又赶了回来,这次跟他一起过来的就只有一直带在身边的长子了。
“阿叔,我阿妹多有不听话的时候,还烦劳阿叔教导。”面对继父,陶倚君又是一个模样,柔柔弱弱的,跟传言中的陶大娘子有几分相似,也有几分相悖。
“她既然已经改了姓氏,便是我亲女,我自会管教她。”
这人说话还真是不好听呢。不过陶倚君早有心里准备,面上一暗,微微叹了口气,低眉敛目的告辞。
行到外间,要上车的时候,继父家的几个女郎也都出来了,为首的女子带着和煦的笑容,目光灼灼。
“我阿妹年小顽劣,这两年多亏大娘子教导。果真是长姐如母,大娘子的胸襟气度让我自愧不如。我必让人将大娘子的作为传扬出去,若大娘子为高门嫡母,那才是高门有幸。”
这话说得含针夹棒,偏巧还让人听不出什么来。只是在旁处围观的族老却变了脸色,狐疑的看了她们一眼。
“我怎么听着这话有点不太对?”回到自己家,族老的娘子摸了摸鬓角,眉尖紧蹙。
“人家在骂呢。”族老淡淡的道,“她亲娘还在,何须旁人去‘长姐为母’。这往小了说,是她不知分寸,往大了说,就是她目无尊长。”
“啊!这,这陶大娘子也忒毒了!”
“哼,毒什么毒,就准她做初一,不兴人家做十五?”族老虽然不说话,心里明白着呢,“老九这几年只顾看管儿子,却疏忽了他那几个女儿。他那长女跟他逝去的娘子一个样,心眼就不是大的,面佛心毒说的就是她。”
族老微微闭眼:“此事你别到处说,自己心里明白就成。以后多看着点那俩母女,有了陶大娘子在背后撑着,她们想得逞,做梦。”
族老娘子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抚着胸口:“怎么这年岁小小,心思就这么多!”
“人呐,都是自己活出来的。老九要是醒不过来,他那几个女儿完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