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陶娘子愿意售出药方是最好不过的了。
陶倚君肯定不会同意,甚至里面最重要的一味药她只能自己制,其他的药粉就算李家让人辨析,也确定不了药材和配比。
防盗得从最细微处入手。这一点不管是李管事还是陶倚君,都心知肚明也不会说破让双方脸上无光。
粮食约好过几日就给送去陶家,他们得先把粮仓准备好,总不能随意找间屋子堆放。
另外除开药粉外,装药粉的陶瓶也得李家准备,不然难道还要陶倚君开窑烧陶?
这年月就这点不好,啥东西都没有,还得另外去寻摸。
唯一好的是,这大汉估计是平行世界的大汉,有些小玩意儿出人意料的已经存在了,省了陶倚君不少的麻烦。
两人都很干脆,敲定了合作方式后,还当场刻了竹简定了契约,药粉核实有效后半个月内药材就可以送到,月底前便能大批量生产。
跟明白人做事就是利落,陶倚君附赠了李管事十来个香包,都是她采集的药草精心配搭的,日常使用除了安神静心外,还有着防病驱虫的功效,是他们这类常年在外行走的商人最需要的小东西。
香包的技术含量不大,各种香料药材的配搭不下百种,听说关内贵族还有专门研究这个的,陶倚君只是顺手做了些,没想过要专精此道。
可她运气也是好,李管事忙碌了好些日子,要入冬了,很多生意的账目要盘点,还要计划来年的货物种类跟数量,已经好些日子没休息好了。看他那硕大的眼袋就知道他夜里难眠。
陶倚君做的香包味道不重,没有像关内贵族那样使用许多的香料,反而一些路边随处可见的药草在她手里就派上了大用场。这香包挂在床头,还别说,李管事一整个晚上睡得沉沉的,连外间打更的声音都没惊醒他。
难得休息了一整个晚上,第二日人都清醒明白了许多。就冲着这个香包,李管事都乐意自掏腰包给陶倚君弄来粮食。
第七章 (捉虫)
李管事离开玉门关之前两日,就给陶倚君送了部分粮食,还有一张订单。
“这香包又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李管事给这么多钱怕是过了吧?”陶倚君正好跟大兄比划衣物,随口说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