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倚君拿了些钱出来买了几亩肥田,又买了二十亩的平田,剩下的荒地需要自己开垦,只让官府小吏先来丈量好地块,等开荒完成,再来复核签字画押就成。
二十来个大男人做其他的做不好,开荒还是行的。并且陶倚君选择的荒地有讲究,都是河边砂砾地,略贫瘠,种粮食不太适合,种草药却最好不过。
唯一的麻烦是种草药不算在落籍指标里,她想要通过官府核定土地,还得再花些钱疏通关系。
她的妆奁里钱不少,将军赏的,副将赠予的,她大兄挣来的,买个十亩荒地连百分之一都花不了,大的支出反而是购置农具。
荒地开垦出来也填不了口粮,她还得另外想办法购粮,最稳妥的就是去找李管事合作。李家是河西大族,良田无数,做的也是粮食类的生意,她要想购粮,找李家的商行就好。
让老孟带着老兵们去开地,陶倚君换了衣裙,让公输韧陪着,打算去北市找李家在关城内的商铺掌柜聊一聊。
关城不小,但是杂乱脏。东北角要好一些,是大商贾们盘踞的地方,往来的也是大商贾,小商小贩都集中在东南角。西北一带是官衙和官员们私宅所在,而且是去军营的必经之路,环境也要强一些。
来关城两个多月了,陶倚君还是第三次到市集上走动。主要就是因为脏乱差,她感觉完全没法下脚,到处是牛羊粪便和脏污,气味也是难闻的很。跟城内走一遍,回去之后她两三天都觉得身上是臭烘烘的。
这次出来她有先见之明,带了驱味和驱蚊蝇的香包,加上用手巾包了嗅香放在鼻下,总算没有再觉得恶心。
好不容易过了脏乱的那一截路,陶倚君松了一口气,摘掉了包裹在绣鞋外面的羊皮鞋套。
这种鞋套她给公输韧也做了一双,家里大门后面的竹篮里也随时准备着,有需要的就揣上一双带着用,回来去洗干净晾干了放回原处即可。
不是她太矫情,主要是他们这一屋子除了她都是大男人,会做鞋的基本没有,她的绣鞋都是从关内带来的,其他人也是军需里面发给的,现在没在军营里了,鞋都成了问题。要是还不精心点,下次他们一家出来都只能光着脚,那可真好看极了。
她脱鞋套的时候,旁边就有商人坐在车上看,片刻后,商人遣人来问那套脚上的东西可能给他看看。
这有什么好看的?陶倚君完全不懂,鞋套这玩意儿真的没一点技术含量,都不需要会做鞋子,只要能缝针的就能做。不过人家看了哪怕已经明白了也没有厚着脸白拿了去,还遣人来问一句,已经很良心。
陶倚君想了想,让公输韧把她备用的干净的鞋套递给来人。
“这东西就是个替物,其他时候也用不着,你家郎君要是需用,拿去用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