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已经具有普化性。”
燕灰对着那张剧情轴。“典型的就算宫斗,入宫、后宫斗争、活到最后,这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普化套路,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就不会有人感觉剧情相似。”
“所以在剧情的要素之下,就算衍生出——”孟淮明将初七的答案分别写在一张纸上,将起因经过结果下分支至情节,将时间地点分支至环境,人物则独立单放。
“细节,大细节和小细节,也就是你们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玩梗。”
“我们也有‘梗不怕老,只要玩得好’的说法。”初七翘着二郎腿,“小细节其实很少人会去模仿吧,除了一些人物设定,这种太具有作者的独特性,很容易就被骂抄袭。”
孟淮明点头,笔尖在人物上一圈,“所以人物这一点,因为本身主角需要具备的一部分真善美,本来就是道德的普化标准,只要不出现小细节,比如形象、习惯、所有物等,两个人要创造出相同细节的一个人非常有难度。”
“因为就算在现实生活中,也只有基因才能决定双生子的外表重合,要在非血脉中找到一模一样,又具有数件类似所有物的人,可能性极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物的抄袭并不多见,而也会是最大的争议所在。”
“但情节不一样。”燕灰手指划过占比最大的一块,然后在后面跟进了一个词。
“行文习惯。”
“是文风?”初七困惑,“文风抄袭?”
“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存在绝对的文风抄袭,因为写作风格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和派别。”
“印象深刻的阅读就会对写作者当时的风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文字共鸣性强的人,而如果作品文风特殊越突出,也就是以文笔见长的作家,对读者的写作习惯的影响就越大。”
“这最不好定。”孟淮明说。
“那么情节……孟淮明下拉出一条长线,写上“普化”“特殊”“一般”的等级。
“除去普化的情节,我们已经公认成为一种写作模板,那么一般和特殊,就非常不好确定。”
“那么我们假设我现在需要扒一篇文……我该怎么做?燕灰,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