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这个东西的出现,可以暂时的安抚住他们。让他们没时间,抽不出空来对付官行。
水泥的的实施要经过工部的先行研究,然后大臣们还要仔细的商议,比如水泥什么时候推出?这个东西在哪里先进行试点?
这些差不多都要讨论过大半年,而这段时间已经能足够官行发展,然后扎根在京城稳定下来了。
赵青昭要真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关于这点,大魏的很多大臣不是不明白。这一手谁不拍板叫绝呢!
毕竟水泥这么一个巨大的利益就明晃晃的摆在面前,他们当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毕竟看四皇子的意思,这个变革是一定要搞下去的。
强来只会两败俱伤。
有那个力气,还不如来是规划水泥的进度,是银子不够香吗?还是官位不够诱人?非要在那里整那些有的没的,和赵青昭扯皮,呵……是时间太多了吗?
大魏朝臣们都在全力以赴的推进水泥的进度之时,官行也热闹的开业了。
官行开业的这一天,赵长松令家中的护卫抬了一箱的银子来官行进行存储。
这是昭哥儿牵头搞的事业,他作为父亲必须得支持。
这个银子也不多,毕竟树大招风。他只要当第一吃螃蟹的人就好了。
这个时候形式更大于内容。
赵长松领着存款条子,很快就出来了。
他一出来,百姓们都有些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