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羊毛纺的地毯、毛衣、毛裤、毛鞋,毛袜、围巾、手套之类的数不胜数,还有毛线做的灯笼笔筒之类的东西。
边境这边的商贸赵家是不走的,因为风险太高。
赵家根基薄,没有能力去掺这趟浑水。
但是到底还是有一二故交朋友是走这条路线的。
赵长松写信把这些人脉都告诉给了赵青昭,
不仅如此赵长松在得知赵青昭这个贸易之后,还给他送来了很多粮食布匹,药材之类的物资,以及几个善于商贸的管事。
这可解了赵青昭燃眉之急了。
商贸之事他不是不懂,而是没有时间精力,他现在每日被宁城政务缠身,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好好处理其它事情若能有一二精通的人手,他也不必忙得不可开交了。
赵青昭遂把这些东西都交给了前来帮忙的管事。
也和他们初步制定了一二方针,这些东西在这个季节其实是不太好买的,他们只能赶紧抓住这个余寒的尾巴。在京城等寒冷的地方可以售卖,但是这个东西也不限于大魏朝内,可以往北方更寒冷的地方售卖。
且物以稀为贵,这些东西仅此一份,其他地方都没有,所以好好策划的话,还能卖上高价。商量好的策略之后,赵青昭对于接下来的羊毛贸易就更有信心了。
这次的羊毛贸易,赵青昭已经上书给了安正帝。随着书信一起到达的还有毛线样品。
安正帝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对他勉励了几句,
他并不反对他进行羊毛贸易,毕竟创收也会增加国库。但再多也就没有了。
这可能就像是民间发明了一个打火机。有利民生,让百姓日常生活取火更加方便。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对于上层的贵族来说这个东西有也可以,没有也无妨,他们也不需要亲自去取火。真正烦恼的也不会是他们。
比起羊毛获利,安正帝他更关心的是全国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