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这五篇文章要用五种不同的文学体裁进行书写。
赵青昭认真的审了审题,找好出处之后,就开始打腹稿了。
这次的试题还有些难,很多地方都有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摔个跟头。
截题,截的知识点也很偏,总体来说,也不算好写。
赵青昭不敢掉以轻心,琢磨了半个时辰的题目后,他才开始动笔。
诏、判、表写好之后,就到晚上了。
今天晚上格外闷热,说不着得下雨。
想道这里,赵青昭直起身,把头上的油纸又检查了一遍。
果不其然,半夜大雨就下了起来。
这雨一下,就凉快多了,人也舒服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赵青昭如有神助,刷刷的就把试题写完了。
吃过饭后赵青昭没有耽误,打算趁着这次大雨,气候凉爽,修改文章。
他这次做的很快,思维敏捷,心情也很放松。
直到第二场考试考完,他还有有些愣神。
觉得这次考试时间过的还挺快。
第三场考试考的是策论,要求学子写五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
赵青昭大致浏览了一下题目,发现这次这个策论还算简单。
策论的第一个题目是这样子的
问:郑康成尝注《易》,其说散见于何书?亦有辑录之者否?其有与经不同者,盖略举之。《说苑》、《盐铁论》、《说文》有引《易》,而今无其文者,何故?《尚书》有古文、今文之别,又有谓之中文者,何人所传?《尧典》所言“九族”、“百姓”,解不同,盖为析之。《禹谟》所言“九歌”,其篇目尚有可考者欤?《诗》以风、雅、颂为三体,或谓宜以南、雅、颂为三体者,其说奚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