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外的士兵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时不时还会在考生周围巡视,目光炯炯的盯着学子。
这一出一搞,乡试的氛围和压力一下子就出来了。
赵家的小厮,提前了一天去贡院外面排队。
饶是如此,他们去的时候,前面排着的人还不少。
赵青昭向赵汀点点头,便去考生队伍了。
赵长松前几天刚从乐陵回来,为了赶上他这个乡试,那真的是昼夜不停,人都瘦成了皮包骨。
还没怎么休息,就开始为了他忙上忙下,一刻也不肯停歇。
赵青昭劝了好几回,也没有劝动。
索性他也能明白赵长松的心意,也就没有阻拦了。
只是私下里吩咐了厨房,让人给赵长松弄了许多滋补的汤品,请了几个大夫。
两刻钟之后,就到赵青昭了。
士兵检查的很仔细,连束好的头发也没有放过。
待检查好,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一旁的文书还会比对一番上交的资料信息。
“年十六,身长五尺有一,五官端正,面白无须……好了,下一个”
领好号码牌之后,赵青昭就去找自己的号房了。
他这次的号房不偏不倚,正好在考场的中间,赵青昭对这个位置倒是很满意。
打开门便进了号房。
号房里十分狭窄,里面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便能当床。
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三枝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
贡院的号房,长年累月的锁着,一年一年的,也积了不少灰尘,好在棚顶没有什么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