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算简单的了,接下里只有更偏没有最偏。
“观从谓子干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也……”
对比着其他人的虚脱,赵青昭就显得从容多了。毕竟考记忆力的话,他是完全不会输的。赵青昭写的行云流水,不多时就把贴经和墨义做完了。
同考场的学子眼眼睁睁的看着赵青昭又翻过了一页,心态实在是崩不住了。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题目很难吗?还是说其实题目本身还是简单的,只是恰恰考的都是我不会的。
下一章他要做的是算术,毕竟算术对于他来说还算简单,不费什么时间,做好了就可以好好的写诗了。
算术考的倒没有那么复杂,是根据《九章》里面的典型题目改编的“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翻译过来就是:现有一水池一丈见底,池中生了一颗芦苇,露出水面一尺,如果把它引到岸边,正好与岸边齐平。问水有多深,芦苇有多长。
赵青昭默默的将水深和芦苇长在脑中换算成x和y。不多时,赵青昭就得出了答案,并把过程誊写转换为古文。
最后要写的是诗赋,不多就一首,写景。不管什么春景秋景还是雨景雪景都可以,只有一点得用上“新”和“人”两个字。
赵青昭看到这个题目倒是笑了笑,这个级别的诗赋,是乡试的考试题型。白鹭书院也是很敢出啊。他前些日子倒是研究过乡试的卷子,不过这样的诗赋,他也就做了一两首还都不是写景的。
赵青昭之前思考的时,已经有了一些雏形,他提笔将它写了下来,同时修修改改,使它更工整,更押韵。两刻钟后,赵青昭将它誊抄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