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赵和一僵,脸色冷了下来:“这江山无限好,有志之士都想得到。皇兄虽在出身上占得了先机,旁人也未必不能后来居上。”

赵临淡漠道:“若三弟觉得一个出身能决定一切,那确实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他的地位是在战场上拼搏来的,可不是留在京都当闲散王爷的赵和能比。

见他转过身要走,赵和突然不阴不阳地来了句:“看在你我多年兄弟的份儿上,三弟不得不提醒皇兄看好未来的皇嫂。别一个不留意,三弟再见温三小姐的时候她成了父皇的女人。父子争一个女人,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他一副深为赵临担忧的模样,话里却是满满的恶意。

赵临定住了脚步,他背对着赵和幽幽道:“此事就不用三弟操心了,你该把心思放在讨好父皇上,别到时候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赵和这阵子得空就往皇宫跑,时不时同赵庸上演一出父慈子孝的戏码。朝堂上风言风语骤起,不少人都在猜测皇帝是不是想废太子,改立安王赵和。

见心思被揭穿,赵和不由脸色难看。

赵临冷哼一声,转身便离开了。不过却不是出宫,而是去往景泰宫的方向。

景泰宫

“你这孩子也真是,都这么久了也不来看看皇祖母。”太后一脸埋怨地看着赵临,眼里却是满满的笑意。

嬷嬷送上茶,故意道:“太子殿下可别听太后说的,她老人家一天能念叨您八百遍。”

面对疼爱自己的亲祖母,赵临神色缓和了许多:“孙儿不是不愿来看皇祖母,只是不大想涉足后宫罢了。”

先皇后过世不久赵临便领兵去了西北,回到京都又直接住进了太子府。对他来而言,这座皇宫里有快乐的回忆,但带给他更多的却是痛苦。

太后内心一痛,她拍了拍孙儿的手:“好在你平平安安长大了,你母后和舅舅九泉之下会感到安慰的。”说起来都是她的罪过,生出皇帝这么个冷血的儿子。

不知想到了什么,赵临淡淡一笑,颇为认真道:“前不久倒是有个人同皇祖母说了同样的话。”

“同样的话?”太后一愣,何人能这样对太子说话。突然意识到什么,她颇为惊喜道:“可是哪家的闺秀?”

赵临神色淡淡,没说什么,但是也没有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