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赵庸皱着眉头想了想,舒妃年老色衰,德妃太过无趣,唯一姿色上佳的丽妃已经有孕了。剩下的不过是些庸脂俗粉,简直难登大雅之堂。

“不去了,今日哪儿都不去了。”都说后宫佳丽三千人,他却觉得倒胃口极了。想起几年未选秀,赵庸突然动了心思。

他看着胖乎乎的小太监:“朕问你,各地的蝗灾可妥善解决了?”

小太监心领神会,拍着马屁道:“回陛下的话,蝗灾早就过去了。如今瑾国风调雨顺,都是陛下您的功劳啊。”宫里的人最会见风使舵,这是生存的本能。

“差事做的不错,下去领赏吧。”

“多谢陛下赏赐,奴才这就下去回禀各宫娘娘了。”

第二日一下朝赵庸便去了景泰宫见太后。

太后正在修剪花草,见儿子来了神色不动,只是淡淡道:“皇帝今日怎么有空来哀家这里坐坐?”

赵庸干干一笑,不自在道:“母后说的哪里话,儿子自该时时来景泰宫尽孝。”自从先皇后过世,太后对他就是这么个态度。

“皇帝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子,已经有大半个月不进景泰宫了,如今就别绕弯子了。”太后把剪刀递给身边的嬷嬷,转身坐下来用茶。

“知子莫若母,最了解儿子的还是母后。”赵庸坐到太后的对面,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儿子名下只有五个皇子,同历朝历代的皇帝相比实在是膝下空虚。”

太后放下手中的茶杯,并不接话茬:“皇帝还年轻,后宫有那么多妃子,她们定然能为你诞下皇子。”

“再说那丽妃不是已经有孕了么,你着急什么?”

“因为连年蝗灾,已经多年未曾选秀了,儿子想……”剩下的不言而喻,赵庸纠结许久,一咬牙还是提了出来。

太后幽幽的看着他,过了一会儿轻笑:“原来皇帝是这个意思,也是哀家老糊涂了,竟没听明白。”

“后宫空虚,按理说哀家该替皇帝考虑。只是哀家最近身子不爽利,德妃稳重,这事就交给她吧。”太后语气淡淡,听不出丝毫喜怒。

赵庸瞪大了眼睛:“母后这是答应了?”自从那事过后,太后就对他冷冷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