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明忽暗的烛火映在少年俊美异常的脸上,萧世离微微笑着回过头,将那颗镂空的蚌珠调整好角度,挂在了一根垂落的红绸上。
“哦…你是想看里面的图案?”黎九把桌上放着的梳妆镜擦了擦,递了过去,“我之前已经看过了,那个图案是一只鹤,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他没有抬头,将镜子的位置调整完毕,再次转动起了蚌珠的内部,“九儿,你再看看。”
“咔”的一声轻响,原本映在地面模糊不清的烛火光晕顷刻间如流云一般飞速变幻了起来。黎九睁大了眼,无数的光点散落在地上,以一种奇怪的分布联络在一起,宛如条条交错的银河。
“这是…一张地图?”她顿时惊道。
——
“是一张星图。准确的说,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宿轨图’。”
萧世离向前一步,蹲下俯视着地上盈盈流转的繁复光线,手指在地上缓缓描绘着,“李长誉时,曾有一脉术士名为二十四山经纬派,在当时被尊为‘千术之首’,如今的万家术法也是源于此术。那些人们不同于东海,或是中州曾经的旧族,拥有着流淌在血脉里的那些难以想象的能力,他们和平常百姓一样,未入门之前都是样貌身手一般的普通人。
他们唯一令人臣服的能力——就是与生俱来几乎恐怖的记忆与测算。
这种人才千里挑一,据说,那时候的大星监司镜,就是当时二十四山经纬一脉的佼佼者,十三便出任掌门,惊才绝学风流倜傥,之后五百年间无人出其右。
虽然此派如今已经落没,但那时候同时在位的卞唐大国师苏坠幽曾经与他互相领教过几次,拼尽全力换来了对方寥寥几句关于二十四山经纬一脉精髓的指点。在她死后,那些只言片语又辗转流传到了北疆,恐怕如今北疆的巫师,便是继承于此。
与很久之前万家一族依托自身血脉,趋势力量的不同是,如今的巫师之中还使用着二十四山经纬派最核心的‘星动轨定’法,来试图观测整个地面。
他们始终认为,天上分布的星辰并无力量,力量源于东海之外,大荒之中的归墟。归墟的力量化为了世间无影无形的‘轨’,哪怕是与人世息息相关的星陨星动,都无法拜托既定的宿命。
但唯有一种情况除外。很久以前,二十四山经纬派中曾经有人提出过,一种只存在于假设中的术法,叫做‘影星复燃’。
此世之外还有彼世,彼世之人与我们同魂同命,被他们称之为‘影星’。”
他突然低声笑了起来,“虽然微小,但‘轨’也是有分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