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更不要说,先前去过天庆县的钦差已经知道元宁的家底比苏鹤亭还要丰厚,这个女孩子虽然年纪小,可的确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大家都忍不住有些泛酸。怎么好事都落到了苏鹤亭一个人头上?

不过,还是有明白人在的,有一位年纪较长的钦差别有深意地道:“焉知,现在的一切,不是给人家的补偿?”

于是众人全都沉默了。

是啊!他们只是看到了如今的苏鹤亭:神童,少年进士,建树颇丰,政绩斐然,名门之后,权相义子,妻贤慧巧……

却已经忽略了苏家的灭门惨案,以及身份未明之时苏鹤亭的颠沛流离。据闻,苏鹤亭是遗腹子,生母早亡,是被姨母带大的,便是这位姨母也早已亡故。

这样坎坷的身世啊……

路上的小插曲不消细说,他们终究还是在九月初三抵达了京城。

在京畿驿站做了短暂的休整,先往上送了信,得到批复之后,才进入京城。

隔着帘子,元宁便已察觉到京城的不同之处。

此地繁华,比路上所见过的最富庶的城市尤甚。路上往来之人大多神色从容。

当然,贫富差距也十分巨大,有些人遍身绫罗骑马坐轿使奴唤婢,也有些人破衣烂衫,在太阳底下捉虱子,捉到一只便塞进嘴里……

乞讨的人群里面还有非常惹眼的小孩子,一个个瘦骨嶙峋,眼神无助。

元宁轻轻放下帘子,无声叹了口气。她记得在她穿越之前的前几年,街头上也可以看到各色的乞讨人等,其中不乏幼龄乞丐。

但新闻披露,很多孩子都是被拐卖过来,虐打致残的,为的就是能够在这样的乞讨集团之中成为敛财工具。

毕竟这样的弱小无辜可怜的孩子,最容易博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