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鹤亭哈哈笑了起来。
“我知道,其实你现在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了!”元宁笑容扩大。
“你倒是信任我,”苏鹤亭心情舒畅,语气轻松,“的确是有了想法,我说来你听听。”
其实大致上就可以算是“半赊半借”,他提供粮种,农民们需要购买,但只需要出成本价就可以了。
而且,可以让农民们那一部分钱来买,这一部分钱,可能只是两种价钱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乃至更少。不过彼此之间要有一纸文书证明他们是赊购的,等收获了这一季的粮食,要偿还余款,若是实在没有余力,分期付款也是可以的。
遇到那真的一穷二白的人家怎么办?
也不能置之不理,就需要对方打借条,往后有了钱再慢慢偿还。
或者他们不愿意用钱来偿还,以粮食来抵也可以。
在此之前还要告诉他们身为县令的苏鹤亭的难处,他要对外公布自己的俸禄,对外公布天庆县府库的库存,公布不能擅自动用库粮的苦衷。
元宁听罢不住点头,赞许地道:“我很高兴你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
换了那不知变通的,只知道跟百姓们说赊借之事,百姓们还会认为父母官不作为。
像苏鹤亭这样先诉苦,然后再提出帮百姓们解决困难的办法,百姓们谁不感激涕零?
“我是吃过亏的,”苏鹤亭苦笑了一声,“你当我生来便是如此精明的?那是因为栽过跟头摔狠了,才知道吸取教训。”
元宁笑眯眯说道:“你能汲取教训,便说明那一跤没白摔。人生路长着呢,小时候吃点亏不是什么坏事。”
第一百五十六章 长生
苏鹤亭哑然失笑,“你有时候说话老气横秋的,不看脸的话,还以为你已经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