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没买上有吉祥寓意的李子,便跟他们提前预定了。元宁承诺三天后会再来。便收拾东西和伯钟一起把筐子篮子都摞在一起,背在背上,先去了一趟卖小吃的地方,买了一点零嘴儿,买了十个肉包子,称了二斤肥膘,买了一斤烧饼,便坐着牛车回村了。
元宁知道,他们年纪小,身上带的钱却相对不少,绝对不可以单独赶路,所以一直拉着伯钟和别人挤在一起,但又注意和别人保持距离,不会让人碰到她身上带着的钱。
一大清早起来,忙活了整整一天,元宁也够累的,上了牛车,把筐子放在身边,搂住了伯钟叮嘱他:“我先眯会儿,若是有什么事,你一定要喊醒我。”
伯钟心疼地道:“长姐,你快休息一会儿吧!”
元宁靠着筐子闭上眼睛,在牛车的颠簸中很快就睡着了。
伯钟小心翼翼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给她盖上,自己把眼睛瞪大,默诵元宁教给他的知识。
一直到了天黑,牛车才在小张庄停下来。
元宁睡得四肢酸软,醒了一会儿神,才有力气爬下去。
伯钟说什么都不肯让她背筐了,自己背着筐,扶着她踩着天黑前最后一点光亮回家去。
赶牛车的事村子里的张二狗,他就是一天一趟往返县城,靠着路费养活自己。
看着姐弟俩的背影张二狗也忍不住咂咂嘴:“可怜见的!”别人家便是也有十来岁的孩子出去做工,也都是有大人领着的,可是这一家子,最大的这个才十二岁,还是个女娃子!
底下这几个……最小的还不会走路呢!
好在走了一段路,元宁就恢复了精神,把筐子从弟弟肩膀上接了过来,现在她有身高优势,伯钟反抗不得。
回到家中,便看到叔毓正站在篱笆门口踮着脚尖张望,瘦小的身子在薄暮中显得格外单薄。
一看到他们,小家伙儿便乳燕投林一般奔了过来,一头扎进了元宁怀里,“长姐!”
元宁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笑着说道:“傻小子,在外头站了多久了?不是跟你说过了,往后不必如此?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