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沈初还没说话,王勒接茬道,“都知道沈公子母亲曾是名动京城的第一舞伎,多少王孙公子趋之若鹜,沈公子如此好样貌,怕是遗传了沈母吧。这本是夸赞,张公子又何故道歉呢?”

张书生一时语塞,觉得两边都不好得罪,看了看王公子,又看了看沈初,眼里带着歉意,然后缩缩脖子当鸵鸟。

沈末被王勒的态度和言辞激怒,手抵在剑上想像方才教训沈恒一样教训王勒。沈初连忙拦住了他,这王勒不比沈恒,再怎么说也是安国公嫡次子,当今皇后还是他亲姑姑,这只要动手了怕是不能善了。对沈恒怎么也占了个哥哥教训弟弟的名头,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沈末气愤收手,再次觉得自己今天跟过来真是猪油蒙了心。

众书生越发惊讶,没料到沈初母亲曾经竟然是名动京城的第一舞伎,再加上沈初的父亲是宁远侯,不禁都脑补出了一出贵族王孙与貌美舞伎缠绵悱恻的故事。而且都是一腔书生意气,压根没觉得沈初这样的身世怎么了,反倒更加添了几分神秘传奇色彩,看着沈初的眼神越发热烈了。

王勒见众人压根没因为自己的话瞧不起沈初,反倒对沈初更加热情了,不禁暗暗有些恼怒,觉得这些人果然愚不可及。

苏瞻见气氛又冷起来,也是心塞不已,暗道下次一定要舍下情面,不让王勒能和沈初遇到一块。

他在那带着愠怒道,“英雄不问出身,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王公子却一直拿相貌说事,实非君子所为。”

王勒气急,“子明,你、你竟然帮着别人说话?!”

沈初心中疑惑,听王勒这话的意思,两人应该关系还很不一般,至少王勒是很重视苏瞻的,否则也不会如此失态说出这样的话。只是不知道两人之间是亲缘关系,还是纯粹王勒很欣赏苏瞻。

苏瞻倒是并不买账,“我只是帮理不帮亲,再说以前也未见表哥你如此咄咄逼人。”

沈初更加斯巴达了,想不通以苏轼为原型设定的苏瞻,怎么会和王勒成了表兄弟,而且他在原文里怎么压根没看到。

这时脑海里毛团的声音解释道,“其实也不是很近的表亲关系,杨太妃你知道吧?”

沈初表示不知道。

毛团:“不知道也很正常,毕竟杨太妃在蜀地太清观修道已经二十年有余了。”

“杨太妃曾是先帝的宠妃,据说和邓太后很不对付。等到云帝登基后,杨太妃就自请到蜀地太清观修道为先帝祈福。而苏瞻从小被送到太清观跟着太一道长学习,恰巧得了太妃的青眼,便将他收养在膝下,记了个晚辈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