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往庵堂送了几天,阿翠再度焦急起来。

有天夜里,陪着主子做糕点的阿翠道:“主子,您干吗非做这亏本生意,还真把自己当菩萨了,咱账上的银钱可不多了……”

顾莘莘眯眼笑,捏捏阿翠脸颊上的肉,“别急,我有预感,很快就会好起来!”

这话很快应验。

两天后,几个衣着整齐的家仆来到店门口,一早门还没开就守着。

原来是城西某大户人家的家奴,据说几天前,大户人家的夫人去庵堂做善事,带着家里五岁大的小少爷一起去。刚好遇见前去送糕点的顾莘莘,庵堂孩子们分了糕点个个喜气洋洋,那五岁的小少爷忍不住上前看热闹,毕竟是孩子,馋的很,便拿了一点吃,这一入口了不得,夜里回来心心念念,可大半夜去哪弄啊,一听没有,孩子竟是在地上打滚撒泼,非要家里给买。

于是家仆们打听了七分甜的位置,一大早就候着了。

为首的家奴开门后一见顾莘莘道:“哎哟姑娘!真是叫我们好找!快把热乎乎的糕点包上,我们家小主子可喜欢了。”

唯恐不够,将顾莘莘刚从烤炉出的第一批货,整个全打包买走。

走时几个家奴互语:“七分甜,瞧这店里糕点奇奇怪怪,店名也古里古怪的……”

另一个笑,“古怪,但好记啊!一看就过目不忘!”

顾莘莘在后面数着钱笑,可不,这不就是她要的效果吗!

像是印证着这种效果,店名一旦打出去,生意很快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