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小文同志的不懈努力, 她现在已经出师了。”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文姝画的假票比柏青松画的更精妙,完全能以假乱真。
“我家孩子这不是上学了嘛,这俩孩子年纪虽小,但觉悟很高,他们特别热爱学习,想要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他俩也是好高骛远的,啥都想学,小文两口子也很无奈,只能收下这两个学生。”
魏淑华这番话很有些避重就轻的意思,但之前就有邵青旁敲侧击打听文姝的消息,那时候她怕文姝吃亏,没敢透露文姝的具体情况。
后来她当面问过文姝,尽管文姝失去了以前的记忆,但这些年的经历让她不得不谨慎。文姝是失去了记忆,却没有丧失智商,稍微用脑子想想就知道,她的身份应该不简单。
得知有人在打听“文姝”这个人,文姝也不敢掉以轻心。通过魏淑华的描述,文姝对邵青和李丽等人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她绞尽脑汁回想,却还是想不起一丁半点儿有关邵青母女的信息。
又听说邵青寻找的是外侄女而非亲生女儿,也许是直觉作祟,文姝还是打消了去见李丽等人的念头。
最起码在她生孩子之前,她没有见面的想法。
魏淑华理解文姝,知道她这是不敢去赌并不明朗的未来。毕竟文姝出事的缘由,似乎也跟孩子有关,在文姝的心里,她的孩子太过重要,比找回记忆、找到以前的亲人还要重要。
因此,在回答乔定邦的问题时,魏淑华模糊了文姝的信息和情况。
她看着神情恍惚的乔定邦,突然有种强烈的预感,或许柏青松的爱人文姝,真的就是邵青要找的外侄女。而文姝和乔定邦之间,恐怕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只不过这些事都跟她无关,她的好奇心并不旺盛,不想在当事人不乐意的情况下追根究底,甚至传播八卦。
对于魏淑华的说辞,也不知乔定邦信了没有,但他很快恢复正常,和魏淑华谈起正事。
乔定邦这次过来,是向魏淑华取经的。
“我们临江县是山区,耕地面积少,粮食收成也比不上平原地区。农民同志们吃不饱,我们这些当干部的也寝食难安。”乔定邦这话说得真心实意,当初他调到临江县城,固然是想干一番事业,作出一番成就,给自己的履历增添一笔惊艳的色彩。
但他也是真心想干实事,想为全县人民谋福利。
这一年来,他很少待在办公室,一直辗转于各个乡镇公社了解情况,致力于为山区人民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