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树枝也没多问,她赶紧回家取了背篓和扁担,又把两个孩子托给魏继礼和孙氏照看,跟魏淑华去公社取包裹。
“春来媳妇,这些都是谁寄来的啊?”等把东西取回来,看着铺了一床的布料,沈树枝不由咋舌,“这么多布料,得多少钱和布票啊!”
“哦哟,这,这是蚕丝的吧?”看到一匹又滑又亮的红色布料,沈树枝招呼孙氏一起看,“亲家,你来摸摸,这是不是蚕丝布?”
“奶奶,我们也想看蚕丝布!”顾瑾玉和小娃娃好奇地钻了进来,看着满床的布料,如同看到一床钱票。
顾瑾玉现在对布料没有太深刻的了解,她只知道,布料值钱,把布料做成成品,更加值钱!
她拉拉魏淑华的衣角,激动地问:“妈,这是谁寄来的布啊?”
随包裹一起寄过来的还有信,魏淑华看完信解释:“还是上次的小刘阿姨,宝宝还记得吗?”
“她在信中说,有朋友看到我们送给她的手帕,很认可我的手艺,拜托我帮忙做几套床上用品,还有结婚要穿的衣服。”
这次的布料有点多,应该不只一家需要定做。至于小刘在这中间扮演什么角色,魏淑华却是不管的。
“你给她做的那两套今天才寄出去,她应该没那么快收到吧?东西都没收到,就敢再给你寄这么多,这女同志的胆子也忒大了!”沈树枝没想太多,她就觉得省城的女同志有钱,胆儿也大!
魏淑华笑着摇头:“她不是胆子大,是笃定我不敢吞掉这些布。娘,人家可是知道春来在县城开车,这才敢把布料寄给我。”
换成别人试试,人家又不是傻子。
“至于手艺方面的问题,她更不用担心。能一次寄这么多布料过来,她肯定遇到行家了。”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刺绣”这一行,不懂的人只能看出好不好看,却不懂究竟好在哪里。
见婆婆时不时拿眼睛往自己这边瞅,魏淑华不免觉得好笑。她打开包钱的手帕,数了数,“一共二十张,大团结。”
“二十张!那不就是两百块钱?”沈树枝目瞪口呆地盯着那捆钱,不敢置信,“两百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