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写信
因着心里存着这个想法, 明夜对于接下来的一些事情,基本上都是三分注意七分游离的。
甚至连知县夫人对她展露的那几分讨好, 都有些视而不见。
说来, 这位知县夫人,也能称一句奇女子, 她原本也只是此地一个商户之女,被家里嫁给李知县做小, 可谁叫人家会做人, 又十分谨守着本分,无论怎么样得宠, 但对正室夫人一直心有敬重, 非但如此, 还与正室夫人的几个孩子都相处的不错, 后来,李知县的正室夫人病逝去,也没了续娶的心思, 索性就将这位小妾扶正了。
这位李夫人,是个难得的聪明人,她虽不知周瑶的来头,但见丈夫对这些人如此重视, 便也拿出精力来招待明家人, 可两家素来无交情,说一些太过家常的话,总有些交浅言深的顾虑, 索性李夫人便和她们说起了此地的一些趣事。
说话之间,便提到了昨日明家人遇到的那对夫妻。
李夫人笑道:“我听老爷说,明夫人你们也遇到俞家那夫妻俩了,嗨,这两夫妻也算闹出名声来了,一开始我还替这俞夫人不值过,想要帮她一把来着呢,后来,才知道,人家这全都是闹着玩的,可没打算叫外人插手,”然后又说道:“明夫人是京城的夫人,怕是没见过这等乡野村妇吧,别吓到您就行。”
周瑶笑着打趣哪里的事,之后又恭维了几句,此地民情比起京城来,别有一番风貌,算是各有千秋,在京城的人生活久了,行事之间总是会多顾忌几分,并不如此地这般豪迈爽快。
李夫人被逗的咯咯直笑,说明夫人真是位难得的有趣人。
周瑶回去还和孙氏说呢,这位李知县到真是不讲究,侧室扶正?若在京城出了这种事,怕是要闹大笑话的。
和周瑶这等从小受正统教育出身的贵女不同,孙氏远比闺女看的开:“这位李夫人即是能被扶正,想必定有其可取之处,每处的民情不同,像李知县后院这等情形,我到是觉着妾室扶正,要比娶新妇好的多。”
听孙氏这样说,知道她娘这是想起了自己从前的一些糟心事,于是,也不再言及李夫人之事,而是同孙氏说起其他话题。
明夜跑回自己屋,翻箱倒柜的就要翻找那些还没看完的信件,因为她在回来时的路上才想到一个问题,万一朱翊钺这信上说了什么,是自己应该知道,而实际却不知道的,自己给他写信时漏了陷,可不就麻烦了吗,还是把朱同学的信看完,再给他写信的好。
谁叫她向来是个稳重人儿,从不干那没把握之事。
认真说起来,这么长时间,这些信还没看完,明夜的心里是有那么一丢丢愧疚在的,不过一想到,这一路上她吃了这么多苦,那点刚升起来的愧疚便又烟消云散了。
这事不应该怪她,实在是这颠簸的路根本看不了东西,而一旦驿站又累的只想睡觉,抽不出空闲时间来看信,也是情有可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