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

对建筑比较外行的同学,千万别以为这些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其实都能解决。

迪拜塔的选址地质就很好么?那里曾经是沙漠,点缀着少量的绿洲,要论地质疏松程度,迪拜沙漠肯定比兰方沉积岛礁更疏松。

后世国内的沪江中心大厦,地处沪江这种江河冲积平原末端,明朝的时候那里还是海底的淤泥呢,即使是如今,那也是黄浦江边的烂泥地,还不一样轻轻松松起六百多米高楼?

沪江中心大厦,靠的就是基桩打到80米深,然后把疏松的沙土淤泥全部挖了,重新浇灌混凝土。明朝的地皮只到海拔负10米,那就挖到海拔负30米的宋朝地层、负50米的唐朝地层、负70汉朝、负80先秦……

只要有钱,上面的统统挖掉,一直挖到上古时期就已经是坚实岩石层的部分为止。

沪江中心大厦,光是地基就用掉两万吨钢材,顾鲲这个规模大得多,他已经做好思想准备打地基打掉5万吨钢了,实在不行10万也成。

地条钢一吨常年两千块钱,当然重要工程肯定不能用地条钢这种烂货,连45号都不用,不过建筑用地基钢也不会到五位数一吨,顾鲲先拨3个亿人民币,就当是给地基的桩材专款专用了。

混凝土灌填充,算上施工费泵钱这些,几百块一方。把原本的淤泥沙土挖掉,挖掘费一方几十块,就算地基底下灌100米深,整个填死,按照地基的占地面积,也用不掉一百万方的,算下来也就几个亿人民币。

顾鲲第一期就准备先拨出10个亿人民币,别的啥都不干,就打地基。未来不够还能加,哪怕两亿美元就打地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迪拜塔盖完总共花了15亿美元呢。

在顾鲲看来,这根本不是挑战,反而是一个炫富的契机。将来可以把施工过程中的种种一往无前气势,统统拍下来,然后不经意地传播出去,让十几亿华人知道,兰方搞工程是多么的不计成本,有多么土豪。

让他们知道,在兰方只有一条原则: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至于工程的开工时间,眼下倒也不急,花个一年多设计,99年底甚至2000年初开工就不错了。

所以眼下需要掏的钱,也就是一点设计费,对于周转丝毫没有影响。

……

两周之后,现场地质条件的初步勘测、工程量的预估、方案的思路性总体设计,算是有了个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