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萧安那边的人有吏部尚书,吏部专管文官的任免,考核、调动之类的事务,可以说人人忌惮。而推举人才还需要谈谈功绩,即使是平日无错,平白给你安一个考核不佳的事情,自然最后便不了了之。

至于张合这边则是以工部,刑部这样的实职,萧安推举的人都是什么公卿子弟,别说立下什么功劳了,就是平常做些实事也不多见。

好不容易这两个月来,等到皇帝答应彻查,这不仅是难得的机会,更是弄清楚真相的唯一机会,因此决不能落到萧安手中。

若是可以,张合真想亲身上阵,将这一切好好查个清楚……

当时陆通身死的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张合实在是不可思议,他虽然如今位列副相,但也起于微末。

一开始只是他打算投奔到司马潜身边当一名门客,不像公卿子弟,有司马潜亲自招揽,他必须遥遥奔赴过去。

只是信息实在不通,等他好不容易赶到司马潜所在的渭城,却得知,司马潜已经离开,留下的只有守城的陆通。当年司马潜并不是最强大的势力,不仅旁有罗光虎视眈眈,还有郑尧一家独大。

魏帝身边也不全都是无能之辈,有一个叫杨轩的,倒是有些能力。

当时三大势力一起起义,到最后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做出头鸟,在占领几座城池之后,便停滞不前。

杨轩就是看重了这一点,朝魏帝建议,这三大势力很有可能还会互相猜忌,不如借助此点,逐一攻破。

杨轩选择的就是最近的司马潜,当听说杨轩带领十万大军要攻打司马潜所在的渭城时,司马潜立刻朝旁边的郑尧求助,但郑尧发兵只有八万,而且行兵路径也并非是正面,这时司马潜哪里不知道其中的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