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达乌纳部落,觊觎中原物饶丰沃,屡次来犯边界,他们善战骁勇,又有国铎头脑这么聪明的统领,卫封也是到中年才制服了这一大部落。
卫封对国铎并没有私仇,有的只是不可容的国家立场。
而楚逢殷却恨极了国铎,因为国铎兄弟俩算得上是楚逢殷的堂亲。
国铎的父亲来中原时对楚逢殷的姑母一见钟情,强掳为妻,生下了国铎,四年后又生下第二子。
姑母可是堂堂吴国公主,怎可忍受这般大辱。她拼了命逃回吴国,却舍不得孩子,将两个孩子一同带了回来。吴帝与吴后惋惜她悲惨的命运,但无法容忍两个孩子,这毕竟是草原统领的血脉。
姑母察觉到自己亲弟弟对孩子的杀意,只能带着两个孩子重回部落,却在途中被吴帝的兵追杀,几次逃亡,让她明白终究躲不开这无休无止的追杀,只好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婢女照顾,自己则抱着两个流民死童的尸体伪装成她的一对儿子,在弟弟吴帝的兵追来时跳了悬崖。
婢女恨透了吴帝吴后,又无法与部落取得联系,只能每日给兄弟俩灌输这些仇恨。
无意一次暴露,让吴帝知道两个孩子还没死,又开始下令追杀。
婢女带着他们辗转各境逃命,也是在很多年后国铎才得了安定,回到部落,成为首领。而这期间,可爱弟弟的死对国铎打击很大,加上亲如乳娘的婢女后来被抓获丧命,都让他恨透了吴国。
楚逢殷是个贤儒德厚的太子,待人礼貌,也从来都是受人敬重。
他厌恶极了老单于强暴了他们吴国的公主,这始终都是一国的耻辱。最重要的,婢女在被抓回宫后假意投诚,给吴帝下毒不成,那毒酒被吴后误饮,害吴后常年缠绵病榻,这便在楚逢殷心里埋下了仇恨。
虽然庄振羡的信里没说明楚逢殷要来找的仇敌的名字,但除了国铎这个人,没有谁还经得起楚逢殷亲自出马。
庄妍音之前读到这段剧情时觉得最可怜的就是姑母,楚逢殷虽然有仇恨的立场,但在这件事上却有些过激。不过各国立场不同,也不好评定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