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了火车后直接就过来陈雅这里了,都没顾得上回家看看外公,想想他还真是有些不孝,不过有小雅在,他就不用担心了。
往关家走的路上,沈从军大致介绍了一些青石村那边的事。
“周村长和杏花婶子看到我回去可高兴了,这一年多,村里实行了包产到户,家家干活都比之前有劲头了,就是村子里地不多,大家再是努力,也只是勉强混个温饱。”
陈雅随着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青石村山地荒坡比较多,很多都不适合种地,所以这种情况是难免的,这也是她当初决定回青石村承包杏林的原因之一。
山杏主要产于北方,有杏林的也不只是青石村,就只隔壁县,陈雅记得曾经跟知青们去老乡联谊时,她就见过,面积也不比青石村小。
不过她当初在青石村那里下乡,虽然条件艰苦了一些,可不论是周村长,还是杏花婶子,甚至很多村民,都对她颇为照顾。
既然条件合适,她当然首选就是那里,顺便也帮帮那里对她表达过善意的人。
等镇郊的厂子建起来后,不光是山杏林这边要雇人照料,厂子里也是需要大批工人的,她决定到时候也先顾着青石村来。
陈雅一边思考,一边听着沈从军继续说:“周村长听说你要承包山杏林,高兴得不得了,现在镇上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倡导下面各村开展山地水塘的私人承包,但青石村那片林子除了山杏什么都没有,土质又不适合种植,所以一直无人问津,你可是给村里解决了大难题了。”
陈雅听到这里,心中一喜,这样正好,也算是互惠互利了。
“我跟着去丈量了那几个山头,面积着实不小,周村长起初还担心你砸在手里,劝了我半天,让我给你打电话,问问要不少承包一些。”沈从军笑着看向陈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