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最初的惊讶之后哑然失笑。

这个小徒弟进步的可比他想象中还要快啊!

然后,也不知道车丰是怎么和十堰商议的,通过十堰牵线拉桥,见到了郡城买卖做的最大的杜家。

“杜家?”易卓疑惑道。

“对!”车丰点点头,说道:“杜家在郡城可有底蕴了,名声也可好呢!跟高家完全不同!”说到后面他一脸嘲讽。

易卓没说啥,只是示意车丰继续说下去。

根据十堰的介绍,这杜家在舒丰郡经营已过百余年,买卖已经横跨了客栈,酒楼,首饰,布庄等各个行业,同时,杜家也特会做人。

每每遇到天灾人祸都会做善事施粥,出钱出力从不落人后,再加上杜家家规也严格,虽然说杜家并没有太多的人才,但最多不过是碌碌无为之辈,像其他人家经常会闹出的纨绔子弟是一个都没有的。

敢往这种事情伸手的,基本上当场手就被打断了。

高家跟人家比起来,就是外来的暴发户一样。

除此之外,十堰还透露,杜家其实也跟闻家是拐着弯的亲戚。

杜家当家主母的姨母家的小闺女嫁给了闻家的亲家姚家的小儿子,古代人结亲向来讲究门当户对,这个讲究的不单单是家世,还讲究家风。

一个家里清贵,读书明理的家庭是几乎不可能和行事奢靡事事张扬的人家结亲的,因为这十有八九不是结亲而是结仇,生活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婚后生活会遇到多少摩擦可想而知。

当然,十堰向车丰透露这一点,也是为了表明杜家人靠谱。

事实上,杜家人不管做人做事也确实靠谱。

因着易卓忙着读书,出来主事儿的是车丰。

所以对方也派来了自家的嫡长子,年仅十九岁的杜洪。

杜洪是典型的商人做派,但是因着他娘也是出身耕读人家,所以家教也不错,对车丰以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