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9章 讨贼檄文

“自居乡之政弊,又除弊之法······”

“更有甚者,使考者言朝堂东征之利、弊?”

面色满是阴郁的道出此语,张苍只满是哀愁的摇了摇头。

——单就从这多出来的两道题,张苍就敢打包票:此次考举,绝不是为了选什么‘秩二百石之少吏’!

秩二百石是什么级别?

别说是长安朝堂,以及三公九卿属衙了,就算是在地方郡县,那也就是郡衙的某部门副手,亦或是县衙的司属正职。

再加上‘少吏’这个条件,二百石,几乎就是指定郡一级单位的部门副手,或是长安朝堂的最底层,如佐吏、文史之流。

这样的人,需要看出自己家乡的政策弊端,并提出解决方法?

需要看出国家对外讨伐的利、弊?

笑话!

——别说二百石了,便是二千石,但凡是那些不在长安的地方郡守,都未必能在这两个问题上,给出合格的答案!

尤其是后面这一问,就张苍看来,分明是考验国士的标准!

“唉·······”

“果不其然。”

“陛下于考举,实期许甚高·······”

“此番考举,纵所举之士始自二百石,然待日后,恐皆非池中之物·········”

满是唏嘘得发出一声感叹,张苍便无奈的再叹一口气,索性任命般闭上眼,在这考场中央假寐了起来。

张苍不知道的是:起码对于此次考举,刘盈还远没有张苍所认为的这般远大期望。

——考前就个把月的时间,别说关东了,恐怕就连关中某些偏远一些的区域,都有许多考生没来得及赶到,甚至还没收到消息!

再者,自秦亡六国,到秦二世而亡,再到楚汉争霸,以及汉室鼎立后的内外战争······

满打满算,神州大地,至少有五十年左右的时间,没有出现连续三年以上没有战争的安宁了。

再加上始皇一统之后,一手‘挟书律’搞得天下书籍消失大半,项羽一把火,又把咸阳宫石渠阁的藏书烧了个一干二净·······

说白了,如今天下,别说读书人了,除去未央宫石渠阁内的藏书,恐怕连像样的书籍、典故,也根本找不出多少。

连书都没有,就更枉论读书人,以及读书人中,学识足以用于官场的人才、俊杰了。

所以,刘盈后加的这两道考题,确如张苍所言,并非是给二百石级别的少吏出的。

准确的说,刘盈并没指望这次考举中,能有人在这两道问题上,给出能让人满意的答案。

——问考生的家乡有什么弊政,倒是没什么问题,但让这些人给出解决方案,实在不是很现实。

至于后面那一问,那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绝非某个二三十岁的毛头小子,能说出个一二三四的。

但即便如此,这两道题,也还是被刘盈加进去了。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先例。

对于日后,必将成为汉室选拔官员主要手段的方式,此次考举,便是日后每一次考举的‘先例’。

有了这次先例,往后的考举,刘盈才能毫无顾虑的加类似的主观题进去,同时又不引起太大的舆论。

当然,如果这次考举有什么意外收获,有人能针对这两道题,给出让刘盈满意的答复,那自也是再好不过。

在长安城外,张苍、阳城延二人盯着考场;

长安城内,未央宫中,天子刘盈的注意力,却早已飞到了千万里之外。

——在这一天,汉室要对卫满朝鲜用物的消息,也终于抵达了鸭绿江浿水。

得知这个消息,整个平壤城,都陷入了无以复加的惊恐,和一种耐人寻味的沉寂之中。

而对于汉室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以及出人意料的快速行动,卫满却是一阵恍然失神,不知该如何是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