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人开始询问苗云英是怎么教孩子的,怎么考得那么好,“我记得你家安宝才六岁多,这才一年级,就考这么好,咋学的这么好呢。”
村里孩子上学普遍都晚,还有不少不让孩子上学的,不过,从今年开始,高考恢复了,上面开始注重教育,大队里人正挨家挨户劝说,尽量做到全村的孩子都去读书,据说是政策。
苗云英嘴角微微翘着,“我家安宝没读一年级,直接上的二年级,这是二年级的期末成绩,她跟修彦一起上二年级。两个孩子都在家里跟着哥哥姐姐们学了些,加上上课认真,就考得不错。”
这还叫不错?
“陈婶子真是太谦虚了。”
“就是啊,苗大妹子,要是我孙子能考你家安宝这高分,我就乐疯了,可惜那混小子还不如你家个丫头,”这人说话也没恶意,只是多年观念,注重男孙,虽然不喜自家孙女,但真没有看不起安宝的意思,毕竟全村里谁不知道安宝是苗云英的眼珠子。
惹着苗云英还好说,要是说安宝一点儿不好,擎等着挨喷。
苗云英当然知道她不敢说安宝咋地,但还是说道:“现在啊,男女平等,女的也能顶半边天,所以,不管是男孩女孩,谁成绩好就供谁。看看那些读书好的女孩,以后毕业去当工人去供销社上班,还有进公社当官的,都有可能。再找个体面的婆家,真是比不成器的男孩都强。有不少女孩比男孩学习刻苦努力,可不能跟以前一样卡着女孩不上学,就在家干活了。”
顺便,帮着自己大姐夫劝学。
她这番话说完,不少人都露出深思来,还有人就想到了苗云英的二闺女陈玉芳,可不就是有学历,初中毕业,现在都在供销社上班,婆家也都是工人家庭。
每次陈玉芳回娘家都没空过手,据说安宝身上的衣服布料就有不少是陈玉芳给送来的,其他陈家没往外说的好东西肯定不少。
有些妇女还觉得陈玉芳婆家富余,稍微漏出来点就够他们这些农村的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