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严鹤仪用刷子蘸着浆糊,在门框上仔细刷了几下。

只是贴个春联,元溪便兴奋得不得了,一定要跟严鹤仪每人贴一边儿,中间的横批,则是要两个人一同贴上去。

贴好了几个屋门同院门的对联,元溪便开始到处贴「福」字。

在井边儿、柴火堆、茅房、床头、灶台以及屋里的屏风都贴了一张,元溪手里仍剩了厚厚一沓,他那日写字写得上了瘾,回家便把他们买的那些红纸都写满了。

严鹤仪说了,让他随意贴,元溪便把屋里屋外有空闲的地方都贴上了,一眼瞧过去,满是过年的气氛。

正屋门口的屋檐上,还悬了两个红灯笼,严鹤仪做的灯笼架,元溪糊的红纸,做的虽不精致,两个人却觉得比镇上卖的那些都好看。

下午,吃过饭之后,严鹤仪便扎上围裙,开始准备炸丸子。

他调了一大盆的猪肉馅儿,还专门蒸了半个布兜子的红薯,去皮碾碎之后,加点儿面粉、砂糖调成红薯馅儿,准备炸红薯丸子。

锅里的油噼里啪啦,元溪也不敢靠近凑热闹了,坐在灶台旁老老实实地烧着火。

炸东西的味道是丝毫不加掩饰的,团子在院子里闻着了,馋得直挠门框,却又怕这炸东西的声音,缩头缩脑地不敢进来。

红薯丸子炸好了,颗颗金黄,元溪迫不及待去拿,被严鹤仪拍了一下手,“刚炸出来的红薯丸子可不能立刻吃,里头烫着呢。”

他捏起来一颗,轻轻掰开,里头是软酪般柔软的金黄,放在嘴边儿仔细吹了吹,才喂给了元溪。

“太太太好吃了,哥哥!”元溪大惊小怪起来,起身在严鹤仪脸上亲了一口响的。

就这样边炸边吃,等丸子炸好,搁在大簸箩里头晾起来,元溪已经吃得肚皮滚圆了。

他把两种丸子各给顾大妈送去一大盘,结果被顾大妈逮住,往袄子的荷包里头塞了满满当当的酥糖,又在胳膊上挎了两个装满炸鱼块、炸鸡块的篮子,才被放回家来。

这一晚,平安村的人都在家里头守岁,一整个村都灯火通明的,严鹤仪同元溪吃了团圆饭,便依偎在床上,边用小火炉烤栗子吃边读话本。